一件小故事

我来德国的时候,国内还很穷,物质匮乏。各种食品还在要票要证,肉油蛋都是按月限量供应。
记得第一天到德国街上去购物,我拎了个空布袋,一头钻进了德国人的肉铺,像只狼进了羊圈。那时我没血脂高没尿糖高没胆固醇,面对大肉肥油毫无惧色。
肉店里几乎没有顾客。灯光照射下的柜台里琳琅满目,排骨肘子猪肝里脊,什么都有。眼前晃着一片红的粉的白的。德国肉店里肉的品相都极好,都是当时国内市场上难得见到的好肉。那种夹肥带瘦的五花肉,更是当时国内的稀罕物,德国人直呼其为猪肚子肉,卖得最为便宜。
我第一次遇见可以这样不要肉票儿敞开儿买肉,止不住兴奋。眼睛盯上了各种肉块,心里贪婪,几乎块块都想买走。杰克伦敦笔下的人物因为饿狠了,恨不得把餐桌上所有的面包全抱走藏到他床底下,就是这心情。但他那是饿,我现在这是馋。
我跟掌柜的要了好几大块漂亮的五花肉,一称,足有十多公斤。看看实在拿不了,只好忍痛拿下去几块。掌柜的亲切地看着我的一举一动,脸上笑出一朵桃花来。
他取了个大牛皮纸口袋给我装肉,又从柜台下面拿出几只雪白的猪蹄子,顺手丢进了袋子里。
我那时刚出国门,没跟洋人打过交道。但从小受了教育,说洋鬼子们总是时时刻刻地,处心积虑地,特别专门地,瞧不起咱们中国人欺负咱们中国人。于是就神经起来,绷了脸对掌柜的说:“你为什么给我装猪蹄子?”
“你们中国人不是喜欢吃猪蹄子吗?”掌柜的讨好地说:“这猪蹄子不要钱,我送您的。这种东西这里人不吃,都是喂给狗的。”
听了这话,我更觉兹事体大,关乎了国家荣辱民族兴亡的大题目。便挺了胸,脸作正色,厉声地说:“请你把它拿出去!我没说我要猪蹄子,你为什么装给我?”
掌柜的慌了,手忙脚乱地在袋子里找那几个猪蹄子,口里一叠声地“哦,对不起!对不起!”
我抱了牛皮纸口袋,威武雄壮地出了肉店,像是打败了八国联军。身后听到掌柜殷勤的声音:“再见,希望您下次再来!”
晚上在学生宿舍,中国同学搞了聚餐。学哲学的王路端出来的是一大盆红烧猪蹄。蹄子炖得脱骨,大家都伸手抓来啃。筋肉又香又烂,吃得两手发粘,十分解馋。众人举起啤酒大杯,一致叫好。猪蹄子成了得分大菜。
王路得意地说,这么棒的猪蹄子没花钱,是个肉店掌柜送的,“德国人说猪蹄子是喂狗的,可是给弄得这么干净,一根猪毛也找不见。”原来他也去了那家肉店。王路告我,掌柜的和他说,他吃过中国人烧的猪蹄,好吃极了。德国人不行,不会烧。他很佩服中国人,有那么古老的文明,而且人人都能烧一手好菜。
我忽然心里惭愧,觉到白天的行为可笑可恶。怎么来的那么一付小人心态,极是猥琐。
后来我们又去那家肉店买肉,掌柜的继续热情接待,继续热情向大家送猪蹄子。可是他再也没往我的袋子里放过猪蹄子。我当然活该没有猪蹄子吃。
这小故事叫我多年一直记着。它像一面心里的镜子,我经常从里面看我自己的鬼影子。
 
06.2004 Berlin
 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